蝉鸣如织,夏意渐浓,为期6周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在师生们共同的汗水与收获中,画上了圆满的句点。6月18日, 22级数字媒体技术中高职贯通的师生们在学校四楼报告厅齐聚一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工学交替总结会。
总结会伊始,数媒专业部主任陈国娟老师强调到,工学交替绝非简单的技能复制粘贴,而是搭建起连接课堂与职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让学生们跳出书本,在真实的项目熔炉中,深刻体悟设计思维如何落地、用户需求如何洞察、团队协作如何奏效。这6周,来自多家合作企业的积极反馈,不仅印证了同学们在短视频剪辑、UI界面优化等任务中展现出的惊人学习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超越技能本身的潜力——那是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对行业脉搏的感知。这,正是我们期望的无缝衔接。
聚光灯下,各组学生代表声情并茂地分享了他们的“职场初体验”。六周,不长不短,却足以让青涩的少年蜕变成自信的准职业人。他们从最初踏入企业时的忐忑不安,到后来面对任务时的从容不迫;从对着软件界面的一头雾水,到如今能够独立完成设计优化、视频剪辑。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破局的尝试;每一次解决问题,都沉淀为宝贵的实战经验。这些成长的刻度,不仅写在报告上,更烙印在他们的眼神里、行动中。
罗长安副校长在致辞中将工学交替置于更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解读。他指出,自校企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以来,我们始终以打造“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标杆”为己任,探索出全覆盖、一体化的双元育人新模式。这不仅仅是管理形式的创新,更是育人理念的革新,罗校长的讲话为这场实践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成长,更是学校回应时代呼唤、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他期待,校企双方能继续携手,让这一模式更具生命力,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
齐如瑞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的话语朴实却力量十足:他坦言,学校里学到的多是理论框架,而企业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企业不会像老师一样追着你学,你得主动去观察、去倾听、去提问,不怕麻烦,才能学到真东西。”这番“过来人”的感悟,道出了实践的真谛——在“做中学”,在“问中长”,这是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必修课。
总结会的最后,招生就业中心主任孙诗豪老师宣读了优秀实习生名单,并和罗校长、教务处马主任一起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当掌声响起,我们看到了努力被看见、汗水被肯定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过去6周优异表现的嘉奖,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这份荣誉,是激励,更是鞭策。
6周的工学交替,不是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带着这段经历赋予的宝贵经验、专业自信和对行业的热爱,22数高班级的同学们即将再次扬帆起航。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他们定能以更坚定的步伐、更扎实的素养,在数字媒体这片广阔天地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行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