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与历史对话 传中华文脉
发布时间:2025-04-01 10:10:35   发布人: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0

202504026387920519178660172542134.jpg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职业素养,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大思政”育人模式探索,2025年3月26日,22级文物保护与修复中本贯通班学生在视觉艺术学院韦亦佳老师,文献专业部李蓉、高川祺和谈依琳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实践学习之旅。

实践学习的首站,是“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韦老师带领同学们站在画作前,用生动丰富的语言讲述印象派的发展与作品的鲜明特点,同时以画作为例,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介绍构图、绘画技巧以及作品中透出的画家的思想。与此同时,老师还结合本专业特点,介绍了油画修复的知识,如颜料在历经岁月之后不免泛黄、褪色,需要在修复时仔细鉴别,才能还作品以本来面貌。

午餐后,师生移步2025上海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场,观摩文物修复比赛。看着文物修复师们用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能,让一件件饱经风霜的文物重新焕发光彩,就像是一段被尘封的时间又重新来到了世人的眼前。文物的修复不仅仅是将一件器物或是一卷书画恢复其本来的面貌,更是将历史的真容展现出来,将中华的美韵展现出来。同学们不由得屏息凝神,目光随着修复师手中的修复工具材料游走,也让大家体悟到了文物医生既需妙手更需仁心的职业真谛。竞赛现场不仅是传统匠艺的T台秀,更让立志传承这项技艺的年轻一代触摸到了文化遗产传承中那份"与时间为友"的从容智慧。

观摩比赛之后,同学们在馆中自主选择一件文物,以其为对象进行临摹速写。同学们在文物前仔细观察细节,用手中的笔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临摹方式,让同学们学会从文物实景中捕捉细节,进一步提升细节观察能力、手绘表现能力以及空间分析能力。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也让同学们从中听见了历史的回声,感受到了中华千年文明的厚重。

此次实践学习活动通过参观展览、观摩比赛、临摹速写环节,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激发了同学们对文物修复职业的敬畏感与使命感,厚植了文化传承意识与工匠精神,从而推动同学们将课堂所学修复知识技艺与高雅艺术审美、历史认知相融合,在实践中深化对文物价值、保护理念的理解,成长为兼具专业技能与文化情怀的新时代文物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