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
相信大家都太熟悉冰壶运动吧。它是一项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在上海这样的南方地区,了解冰壶的人少之又少。冰壶起源于14世纪的苏格兰。16世纪开始设立冰壶比赛,它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有着冰上国际象棋的美誉。
冰壶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年左右,而在上海仅仅发展了七年左右。从2012年开始,上海首批冰壶运动员只有25人,经过七年的发展,上海市注册运动员已达到300人左右。不仅如此,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还和韩国首尔冰壶联盟达成了国际交流合作。
为了响应国家“北冰南展”的号召,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也大力推广作为冰雪运动之一的冰壶运动。从2017年年底,学校民航运输专业的学生就开始陆续招同学进入冰壶队,并在位育体校进行训练。
适应
最初的时候,学校参加冰壶的第一批同学大约十个左右,但是到现在为止第一批同学只剩下两个人了。有的因为家太远,有的因为觉得浪费时间,还有的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也退出了。看见大家都退队了,我和另一位队友也有了动摇的心思,但是又不好意思和老师提出来。回想起来还要感谢当初的“不好意思”让我们坚持了下来。
如果2018年是开始适应的一年,2019年就是努力奋斗的一年。2019年1月份开始,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冰壶集训队,从备战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到现在备战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已经第十个月了。
备赛
2019年上半年是队内队员最艰辛的一段时间,加入市集训队后,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其他训练时间较长的队员,滑行、基础和技术上都远远高于我们。我们只能每天放学先参加区里的训练,再紧接着参加晚上市集训队的训练。只有付出双倍的时间,才能追赶他们的步伐。除此之外,高三、初三的队员也忙的不可开交,他们不仅要白天上课考试,晚上一放学就还要来冰壶馆训练,一直到九点钟结束再赶回家完成作业。在一周训练六天,周末训练全天的情况下,高考中考的队员不得不见缝插针,把补课安排在一场又一场训练的空隙中。像我们这样不用高考不用补课的队员寥寥无几。其实我们比其他队员在学业中更加轻松,也更应该珍惜训练的时间。现在每天晚上训练的冰场,都是经过专业制冰师制冰的,教练也是专业的教练,这样好的条件普通人在俱乐部想要上冰两个小时消费是上千的,更不应该浪费免费的上冰资源。
坚持
与其说是在训练冰壶,不如说是在训练中成长学习。积极奋斗,不轻言放弃,相互协助配合,坚守体育精神等,它不仅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是一个团队,也能让我们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
团结友爱,努力拼搏,技巧与智慧,个人与集体,这应该就是冰壶吸引每个运动员的魅力所在吧。
日出之美便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我们可以失败,但是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