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班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温馨班级
安静的课堂工作要求
发布时间:2014-04-07 15:43:12   发布人: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50

一、宗旨和目的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把行为规范的各项要求融入到课堂之中,把课堂作为载体,把纪律作为抓手,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扎扎实实的落实到课堂中,使行为规范教育和管理通过课堂成为非常具体的可操作、可评查、可表彰的教育过程,。从建设良好的课堂纪律和氛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并逐步达到使行为规范成为良好的、发乎于学生内心坚守的规矩。同时,通过安静的课堂,促使和熏陶学生逐步形成有序、有法、有度、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的预控和防止因纪律涣散、行为散漫、不思学习、无所事事而引发的学生在校内外的矛盾的产生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最终达到建立稳定、健康的班级、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二、范围的界定

       安静的课堂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一定不是局限于课堂纪律。它应当包括:课堂礼仪(如服饰,发型,坐姿和站姿,同学间、师生间的交往)、课堂纪律(各项明确规定的纪律要求)、课堂氛围(如精神面貌,课堂状况,课间状况)等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安静的课堂这个筐里。

三、评估与表彰

       把安静的课堂作为本学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一个载体和平台,过程的评估和阶段性的表彰是极为重要的。制定创建计划与目标,确定评估标准,要求具体化、可操作、可评查建立表彰激励机制,与班级流动红旗评比相结合,与优秀班集体的评选相结合,与三好积极分子和三好学生的评选相结合,开展阶段性的评比表彰。

以年级为单位,每月评定一次安静的课堂模范班级不设名额限制。

学期评选安静的课堂最优模范班级

获月流动红旗的班级必须是获月安静的课堂模范班级称号的班级

每月评选班级安静的课堂标兵,并作为校三好积极分子三好学生的必备条件

       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和行为偏差学生的关心、教育和引导,让这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应当成为这项活动的中心工作。设立安静的课堂进步奖

学期结束,

四、实施要求

(1)总体要求:

       各校区在上学期安静的课堂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区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本校区的评估标准和评查制度,报学生科备案。

日常检查与评优由校区实施和决定,上报学生科审核批准。

       检查评比由明查暗访相结合,以明查为主(即明确告知检查日期和检查项目,但不明确具体时间段和次数)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班级荣誉感。

       检查应对项目评分(但应列出违规情况,反馈班级),可以是打分制或等第制。如:将校服穿着作为课堂礼仪中的一个检查项目,该班级全部安装要求穿着校服,则评定为优或满分。

制定任课教师评定标准,定期对任课班级进行评议。这应该成为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

专业课和机房上课应列入重点检查和评估

学生科不定期进行抽查

(2)具体操作要求:

       这项工作应该成为全体教师共同重视的工作,作为抓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

各校区在第二周校区工作例会上做一次专项布置;

周二下午召开校区班主任会议,做一次专题讨论;

周五校会课对全体学生做一次动员教育;

       周五政治学习召开校区全体教职工大会,做安静的课堂专项工作动员和布置(已经和校办沟通,征得校办同意)。

第三周各校区完成计划与目标的指导与评查标准的制定,正式开始实施。

第三周班会课进行安静的课堂建设主题班会。并将班级计划与措施上报学生科。

按照学校德育活动安排表的安排,开展评查和表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