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 | 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活动目的: | 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历史,缅怀先烈 |
活动支部: | 高一(3)班 |
活动时间: | 2016年2月12日 |
活动地点: | 光启公园 |
参加人员: | 冯月薇、顾兰馨、马文淇 |
活动记录: 2月12日,伴随着晴朗的阳光,高一(3)班的团员们来到了光启公园。该园原是明末著名爱国科学家徐光启的墓地,也是一座纪念性公园。光启公园原名南丹公园,始建于明朝。1983年因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而改为现名,园内主体建筑是徐光启墓。2003年,上海现存最古老的民居南春华堂因抢救性保护搬迁于其中,被辟为徐光启纪念馆。 园北为墓区,东部为休息区、西部为青少年活动区。全园曲径回绕,树木葱郁,鱼戏荷池园容整洁,环境清静。园四周有许多植被。优雅清新的空气使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舒畅。 同学们先来到了徐光启雕像前,雕像穿明代一品朝服,身前佩戴仙鹤饰物,面部神情庄重。而且,光启公园新添了两尊徐光启雕塑,其中一座名为《桑园试种》的雕塑造型讲的是在田间地头,一个孩童正在地上端看试种的农作物,而老汉正与便服着装的徐光启讨论着什么,徐光启手捧试种的甘薯,神色平和,整个作品充满宁静祥和的韵味,反映了这位明末爱国科学家在农业方面的成就。而另一座坐落在公园深处的《督造火炮》则充满刚强的韵味,徐光启一身官服站在大炮边,与一洋人一起似乎在眺望远方的战事。雕刻的十分惟妙惟肖,同学们都不禁感叹这雕刻技术。 接着,同学们来到了坐落在光启公园内部的徐光启纪念馆。这是为纪念徐光启,也为了让他的文史地位和近代科学思想有“落脚”之地才建成的。 光启公园内的这栋老房子叫做“南春华堂”,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南春华堂可谓明代建筑典范,厅堂以明式家具布置,按照徐光启旧居摆设陈列。正厅中央高悬一块牌匾,上书“后乐堂”三字,得自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边的抱柱联“虔信天学泛爱众人富国利民树贤范,深研博物躬行农政学贯中西创伟功”,是徐光启逝世350周年时,著名书法家戚叔玉撰写的。馆内分为四大陈列:徐光启平生、《农政全书》与《几何原本》、《崇祯历书》与《徐氏庖言》以及徐光启与上海。面对应接不暇的历史文物,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参观着。 离开光启公园时,大家都还恋恋不舍的望了一眼。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给予了大家心灵上的收获。
记录人:冯月薇 | |
活动照片: |
参观光启公园
参观光启公园